·服务理念
整合文化资源提高收藏品味
·服务宗旨
为客户追求利益最大化
·服务内容
藏品信息披露、交易、流通;艺术品市场咨询、设计、评估、修复; 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开发等。
|
|
璀璨神奇的良渚古玉 |
|
中国古玉发掘和收藏数量之多,年代之久远,工艺之精湛,均堪称世界之最,素有“东方玉国”之誉。考古发掘证明,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玉的踪迹可寻。在北自辽河流域,南迄广东,西起甘肃,东至浙江的广袤地域内,均有古玉器发现,足以证实中华民族即使是在蒙昧时代,用玉就已经有了一定的普遍性。璀璨多姿的古玉,为原始文明的曙光增添了一抹温润迷人的光辉。 而其中,地处长江下游、太湖之滨的良渚文化古玉则是发展水平最高、最富神秘色彩、留下最多谜案的一例。良渚文化因其最早发现于浙江余杭的良渚镇而得名,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流域一支重要的文化,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从考古发现来看,良渚文化不是一支普普通通的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那胎质细腻、器型规整,一度曾经成为良渚文化代表性器物的黑陶,中国最早的丝绸和麻片,大量精美绝伦的玉礼器,还有那超大规模的营造工程基址,被誉为“土质金字塔”的复合型祭坛。种种先进的文化因子,都是同时期的其他文化中见所未见的。有学者甚至提出了“中华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一说,而最使世人震惊的就是其中鬼斧神工般的诸多古玉器。 良渚古玉的发现 在20世纪30年代,何天行、施昕更等人最早发现良渚文化遗址时,虽然有零星的古玉出土,但当时并未意识到这就是良渚古玉,而只是把它们定为“周汉之器”。事实上,至少在清代乾隆年间,良渚古玉已经大量出土。当时,余杭安溪一带,冬天挖玉成风,几乎成了当地农民的一种副业。传说清末民初安溪有一个姓洪的农民曾经一次性挖了好几担玉器挑到上海去卖,一些古董商闻讯蜂拥而至,以致不少古玉流失到了欧美和日本。在现在故宫仍收藏有不少玉琮、玉璧,就是乾隆年间从浙江出土的。乾隆这位万岁爷还亲自鉴赏过,有的上面还刻有乾隆当年写的御制诗。不过,若按现在确认的玉琮上大下小的特征来辨认的话,可以发现乾隆当年的题诗是倒写的。 现代田野考古兴起以后,良渚古玉又开始陆续出土,但起初仍没有认识到它的真实时代。直到70年代,在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发掘中,第一次确认了良渚文化地层中琮、璧、钺等重要玉器。此后,在吴县张陵山、武进寺墩、上海福泉山等遗址发掘中,又进一步确认了玉琮上的繁密花纹为兽面纹,拓展了对良渚文化玉器种类、工艺的认识。而最终完成人们对良渚文化玉器认识史的飞跃的,则是80年代中期余杭反山、瑶山遗址的发掘。 1986年春,余杭长命乡一个叫反山的小山包,迎来了省考古队的发掘人员。经过近一月的发掘,在这个初看不起眼的小山包下,竟然发现了大小十一个良渚文化的墓坑,1100多件大大小小的玉器,在历经数千年岁月尘封之后,奇迹般地呈现在世人面前。重达十三公斤的“玉琮王”,闻所未闻的雕有神人兽面纹的玉钺,还有从未发现过的三叉形器、冠形器、凿有榫卯的组合器……都出现了,真是石破天惊!而仅隔一年,在离反山不远的安溪乡瑶山,一个农民在挖番薯地时发现了玉器,以此为契机,考古人员再次进行抢救性发掘,首次发现了祭台与墓葬重叠的复合型基址,出土精美玉器70多件,其中的玉龙首镯和绞丝纹镯,牌饰、玉鸟、玉龟、玉纺轮等器物,也都是以往良渚古玉中极为罕见的。反山和瑶山出土的古玉,超过了以往几十年古玉发掘品的总和,并且在种类和纹饰上都有新的突破。消息一经传出,立即震惊了世界。 良渚古玉的种类 良渚古玉器型种类之繁富,令人叹为观止。正因如此,也使它的分类和命名显得更为复杂和困难。琮、璧、钺、璜、环、镯、锥、带钩等器型是三代古籍中已有记载的,而像冠状器、三叉形器、柄形器、半圆形器、柱形器、牌饰等前所未见又尚不明其用途的新器物,就只好暂时根据其形态来命名和归类了。更复杂的问题还在于,在良渚古玉中,真正独立的单体只有琮、璧、镯三个品种,其余多数玉器都应该是可以组合的。如玉钺,可以是单件,但在反山12号墓出土的大钺,却是由钺和龠(柄首)、秘(柄)、镦(柄尾)这些配件组合成一个整体。再如玉串饰,可以单独成件,也可以分别和玉璜和玉锥形器组合。至于遗址中发现的许多有对钻孔的玉管和玉珠,无疑都是可以贯穿在一起的,有象鼻状燧孔的,则可以缝缀,还有一些暂定名为端饰和插座的器物,都可能是某一类组合器物上的配件。 笔者在1996年与人合著《良渚古玉》画册时,曾根据器物可能具备的社会功能,将林林总总的良渚古玉分为祀神之器、礼仪之器和装饰之器三大类。 一、祀神之器有琮和璧两类。玉琮是良渚古玉中体积最大的一种,也是最有代表性、最具典型意义的器型。关于其起源,有象征地母女阴、男性祖先、织机部件以及起源于手镯等诸法,但都没有十分令人信服的依据。大多数学者认为它是和某种神祗崇拜有关的礼器。它的基本特征是外方内圆,器表无一例外地镂刻有繁密的神人兽面纹(有的是简化的兽面纹),这在良渚古玉中是仅见的。值得注意的是,琮是良渚古玉中惟一一种器形向空中发展的,现存最高的琮分为十九节,高达49.2厘米,这样的创意或许“颇有深意存焉”,只是我们尚不了解而已。 玉璧是良渚古玉中面积最大,发现频率很高的一种器形。基本特征是圆形有孔,有人认为中国古钱就从玉璧取形而来。从玉材上看,玉璧色彩大多斑烂绚丽,而玉琮则较单一匀净。制作精致的玉璧通体浑圆,平整明净,边廓规整。玉璧一般通体光素,经过打磨抛光,没有任何雕琢痕迹。 关于琮、璧的功能,《周礼》的记载是“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但这是后世附会之说。对于玉琮的用途,推测的看法甚多,有祛邪说、图腾柱说、通天法器说、生殖崇拜说、神灵降临的小屋说等等。根据考古学者的研究,史前的玉琮可能是象征神权的礼器,则玉璧有可能与占有财富的观念有关。 二、礼仪之器。在众多的玉器造型中,真正作为礼仪的象征,并且又与战争和军事有关的器型只有玉钺和玉锥两类。玉钺在反山墓地中出土甚多,仅次于琮和璧。它的造型脱胎于斧,是一种由武器演变而来的礼仪之器,可能是军权的象征。在反山12号墓中,玉钺就是以完整的仪仗形态出现的,是一明证。玉锥可能源于箭镞,应当也是一种武器的标志物。 三、装饰之器。这类器物种类较多,功能也有多种。如柱形器、柄形器、端饰和插座等,可能是棺椁或居室的装饰,玉镯、玉环、玉璜、玉串饰、玉牌饰、玉半圆形器、玉三叉形器、玉带钩等,则可能是上层贵族自身的装饰之器,玉冠状器现在已知是象牙梳上的镶嵌物。至于玉鸟、玉鱼、玉龟、玉蝉等动物形饰,则可能是与原始崇拜的某种祥瑞功能有关的产物。 良渚古玉精品鉴赏 玉琮王(图一)。1986年发现于反山12号墓。这件高8.8厘米,射径17.6厘米,重达13斤的玉琮,在已发现的良渚古玉中,堪称绝无仅有的“玉琮之王”。其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其表面雕琢有目前所见最完整的“神人兽面纹”),是良渚古玉中最大也最精美的玉琮。玉琮王最令人惊叹的是它的制作工艺,除上下两面外,器表都雕镌着繁缛细致的纹样,线条纤细规整,有时在一毫米的宽度之内,竟雕琢有四五条细线,堪称鬼斧神工。 鸟纹玉璧(图二)。发现于余杭安溪桑树头遗址,为璧中精品。玉璧上多是光素无纹的,但在这件青玉璧上正反两面却雕琢有极细的鸟纹。另外,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收藏的四件玉璧上也雕琢有鸟形等图案。这几件玉璧上的鸟纹很相似,刻琢极为细小,要在一定角度、光线下才能看清,颇具微雕意趣。这种模式相对固定的鸟纹刻划不会是单纯的艺术创作,而应有其巫术或宗教信仰的特殊涵义,有人认为它可能是一种记事符号。 玉钺(图三)。这件玉钺出土于反山12号墓,长17.9厘米,刃部宽16.8厘米,是目前所见最大的玉钺,手感滋润,晶莹夺目。在钺的正反两面还雕琢有完整的神人兽面纹,其下还刻有飞鸟,这是个特殊现象,反映出这件玉钺的不同寻常。此外,这件玉钺还是以完整的仪仗形态出现的,同墓出土有□和镦等钺的组合配件,虽然有机质的秘(柄)已腐朽无存,但可以想象组合而成的完整的玉钺仪仗的形态。 玉龙首镯(图四)。出土于瑶山一号墓地。虽然器形不大,直径7.4厘米,孔径6厘米,高2.6厘米,但因其形制特殊,在良渚古玉中堪称稀珍。在这件玉镯上,对称地琢出四个动物头像,一双圆突的大眼,外饰圆形眼圈,其形象与玉琮上雕琢的神人兽面纹截然不同。如果把图形的拓片正面展开,就好像一个近方形的团团脸。但如果以平面加一个侧面作斜向的透视观察,会惊异地发现这一图形与我国传统观念中的龙形象颇为近似。尤堪称道的是,在反山、瑶山近两千件出土玉器中,这是仅见的一例,这就更昭示着其来历的不凡了。 玉冠状器(图五)。这是发现较早的一类良渚古玉。形制也有多种,但统一的特征是扁平若冠状,故名。起初,人们一直将其底端的一排小洞认作是系孔,故泛称此类器为佩饰或垂幢式器。后来,因在反山、瑶山遗址中,冠状器通常在墓主人头部一带出土,又推其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冠冕,底端的小孔可能是用来插羽或插茅的。最近,在海盐良渚文化墓地中出土了一柄象牙梳,梳背上即套有这种冠状器,这才对其用途有了明确的了解。 玉牌饰(图六)。有圆形和三角形两种。圆牌饰(图六)中心有孔,外廓雕出三个顺向的类似龙首的动物纹,与四龙首镯相同。因在墓中墓主胸部附近出土,推测可能是胸前佩饰的一种。三角形牌饰(图七)。出土数量不多,背面有燧孔,可用以缝缀。在墓中脚端出土,其用途尚不明。 良渚古玉说谜 良渚古玉发现之后,有许多谜团至今未解,令人兴味盎然。 首先,它的玉材是从哪里来的?经过科学检测,良渚古玉是属于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的软玉。据《山海经》记载,中国古代玉的产地有上百处之多,但多集中在北方,尤以新疆和阗最为闻名。而在5000年之前,良渚人当然不可能采得和阗的古玉,其玉材按理应是就近采制的。但在现今的太湖周围,迄今没有发现可能产生良渚人所用玉材的矿床。这就成了良渚古玉迄今未解的第一个谜。 再一个,良渚人是如何加工古玉的?从发现的良渚古玉来看,其加工工艺之高超,令今人咋舌。大件者如1982年江苏武进寺墩出土的一件玉璧,直径26.2厘米,厚仅1厘米;最高的玉琮达49.2厘米,反山出土的“钺王”长17.9厘米,刃厚仅0.8厘米。像这样薄大而平整,厚重且方正的玉料,即使在今天加工也非易事。根据检测,良渚古玉的硬度达摩氏6至7度,即是一般的金属工具也难在其上雕琢,更何况其时金属工具尚未出现。良渚古玉的琢制手法也有多种,有阴刻,又有浮雕、透雕,在不到一毫米的宽度内,竟刻有四五条细线,细如游丝,真如鬼斧神工。因此,这些品类众多、纹饰繁缛的精美玉器是如何加工制作的,迄今仍是疑团丛生,令人探究。 在良渚玉琮等器物上雕琢的神秘诡谲的“神人兽面纹”,其寓意何在,也是众说不一。最初人们将玉琮上刻划的凸棱和圆圈纹称为几何纹,自草鞋山、张陵山玉琮发现之后,对玉琮上的主体纹饰才开始有所认识,称之为兽面纹或饕餮纹。直到反山和瑶山发掘之后,才知道兽面纹中还有人脸和兽脸的区别,正式定名为神人兽面纹。最典型的神人兽面纹见于玉琮王。形似披茅插羽的冠饰和兽面,用剔地浅浮雕表现,人形的四肢和如鸟似蛙的趾爪,以细微的阴刻线条处理,在若隐若现中表露出神秘的色彩。关于其寓意,有神徽说,有人形化太阳神说,也有认为是巫师骑虎升空作法说等等,迄今没有定论。可以肯定的是,它绝非一般的装饰纹样,而必定是积淀、包含有观念、想象的成份在内,融合了丰富的社会内容的“有意味的形式”。 还有一个谜是良渚古玉的去向。良渚文化发展距今四千年左右时,连同古玉一起神秘地消失了。是毁于战争?还是洪灾和瘟疫?还是自然的迁徙?一种看法认为良渚文化北上融入了中原文化,因在商代的青铜器的饕餮纹上,找到了良渚古玉神人兽面纹的影子。但现在在浙南遂昌的高山峻岭间也找到了良渚文化因素浓厚的墓葬群,出土不少形制独特但却与良渚文化一脉相承的玉器,这又为良渚文化的去向之谜提供了新的线索。 良渚古玉的鉴定 良渚古玉的仿制,在宋代已见端倪。虽然仿制的玉制品未见实物,但在传世的南宋官窑瓷器中,有一种黑胎琮式瓶,造型与良渚玉琮如出一辙,如果说当时的匠师没有见过良渚玉琮的实物,很难想象他们会创作出这种式样的瓷器陈设品。到明清之际,良渚古玉出土渐多,仿古之风尤盛。但由于时代限制,对史前古玉的认识模糊,这一时期的仿作品破绽甚多,不难辨别。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由于良渚古玉的大量出土,一股收藏古玉的热潮也在悄然涌起。因受高利趋使,大量的赝品也随之出现,在江浙一带甚至出现了专门仿制良渚古玉的作坊。虽然大多仿制粗糙,但也间有技艺高超,可以以假乱真的。对于研究和收藏古玉爱好者来说,提高鉴赏和识别能力就显得相当必须了。 根据多年从事良渚古玉发掘和研究的考古人员的实践经验,识别真假良渚古玉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玉材。良渚古玉质料主要为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的软玉,依其纤维结构的差异,又可分为两类:一是未受沁为半透明的湖绿色,受沁后为“鸡骨白”的玉料,多见于琮、钺、三叉形器、冠状器等;二是未受沁为不透明的暗绿色,受沁后五色斑烂者,多见于制作面积较大的璧。其硬度均较高,在摩氏六七度左右,一般的钢刀很难刻入。而仿制品质料多为产于辽宁的岫岩玉,其硬度多在摩氏六度以下,虽经表面做旧仿沁,但从硬度上即可识别。另外,出土的良渚古玉器表面有一种薄而致密、如同髹了一层透明生漆的光泽,这是制作抛光和几千年地下深埋受沁的结果,强烈而柔和,在玉器边沿部位有许多红褐色小如芝麻大如豆瓣的透光晶点,这是任何仿制品都不具备的特征。 二是制作工艺。根据现代的研究,良渚古玉的加工制作完全依赖于石质和某些有机质的工具。从出土的玉器半成品看,当时切割玉材主要有锯切割和线切割两类,前者为直线切割,后者则留下了抛物线形的切痕,这与现代仿制品用金属铊具切割有着天壤之别。良渚古玉的钻孔技术主要为管钻,由于玉材硬度大,采用两面对钻,因而形成了入口径大,中央相通处径小,有时错缝形成台痕的特征。仿制品为了逼真,对钻孔加以刻意修治,使孔壁较为光滑,不见台痕,反而弄巧成拙,露出马脚。 三是造型和纹饰。良渚古玉的仿制品器型几乎囊括了已见的所有种类,纹饰也多取材已出版或发表的良渚古玉图书或考古报告。造假者为牟高利,通常选取有精美纹饰的器型来作伪,如琮、镯、三叉形器、冠状器、璜、锥形器等。而由于没有仔细观察真品,常有不明底细将玉器纹饰张冠李戴的,最易辨识。何况造假者大多没有见过真品,仅根据发表的玉器照片和图像来揣摩,往往观察不够仔细。古玉因受加工工具限制,图纹线条多是细如游丝,断断续续的,而仿制品因玉材较软,加之加工工具先进,线条较为流畅,反倒留下了蛛丝马迹,鉴别反而显得容易。 |
|
|